硬地街 Indie Fever
7 min readOct 8, 2018

01 專訪 Theseus 忒修斯|直視青春世代的成長痛

「甘有人想過以後的日子/是逃亡到城市 為生活磨志氣……」

— — 〈掠交替〉

七月初,Angel 和 Eri 前往 Theseus 忒修斯的練團室,吉他手翔煜、鼓手禹丞、主唱小正真誠爽朗地接受了硬地街的訪問。

「以為要現場演奏,把東西都帶來了!」

「瀚元怎麼還沒到?一定睡過頭了,他就這壞毛病。」

眼神清亮、時而互相調侃,眼前幾位正值二十多歲的青年,如何將眼裡的世界化為《掠交替》旋律中幽暗流動的陰鬱與憂傷?

.Theseus忒修斯,左至右依序為禹丞、小正、嘉祐、瀚元、翔煜。

航行忒修斯之號永恆的疑問:

”不斷毀損、更新的我們,還是原來的自己嗎?”

在網路搜尋「忒修斯」,會發現詞彙源自希臘,是神話中一位雅典國王的名字。「但事實上,我們取這個名字並不是指那位戰神,而是代表了一艘船。」禹丞解釋,這艘船名為忒修斯之號(ship of Theseus),是一艘航行海上百年的木船。

樂團取名的用意和這艘船背後的哲學悖論相關。希臘作家Plutarchus曾提出,在航行過程,船體本身的木頭會逐漸腐壞,勢必要更換。隨時間過去,船板一片一片更換,直到更新全部木片以後,這艘船是否還是當初出海時的忒修斯之號?

「這很像我們的玩團過程,經歷很多變化,那我們是不是還保持初衷面對自己?看著我們自己的樂團,我們是不是跟以前一樣?」對本質的探問從樂團名稱延續到音樂本身,他們不斷探索,希望知道置於變化的世界之中最主要的本體究竟是什麼。

經過兩年半的凝鍊,年初發行的迷你專輯《掠交替》同以航海的意象堆疊,翔煜表示,「裡面的歌其實都是我們丟掉的船板,例如想法和概念。但丟出去不代表我們不接受,或是代表它不重要,我們希望大家也回頭去看,在自己的生活中,會不會也丟掉什麼東西。」

他們音樂故事開始的地方

關注忒修斯專頁,會發現字裡行間時常提及17、18歲的高中歲月。於他們而言,這段時光是音樂故事開始的起點。

小正、禹丞、翔煜三人皆在高中時加入熱音社,「因為高中接觸熱音社,也才會接觸樂團。」小正說,當時他聽許多國外樂團,美國搖滾樂團Foo Fighters便是其中之一,深刻影響他對音樂的認知與想像。

禹丞從國三開始學鼓,提及高中社團的經驗,「那過程其實是非常粗糙的。你不斷 cover 別人的歌,就好像你吃一碗麵,一直吃,卻沒有品味它加了什麼東西、或厲害在哪裡。」禹丞表示,但也因為經歷持續積累的階段,才點燃自己對音樂的興趣。「當你有機會上台,會投入在這樣的過程裡。」

翔煜回憶高中,「那段時光會覺得自己的人生好像被某種既定價值觀和升學主義綁住,不覺得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去過的生活,或者說當時的精神和生理狀態也沒辦法支撐我去過這樣的生活。」而那段陰鬱時光記錄的文字也成為日後創作的一部分,專輯中收錄的〈孤島燈塔〉便是其中之一。

2016 年 3 月 27 號:成為如今的忒修斯

成為如今可見的編制之前,忒修斯的組合也曾經歷多次更動。瀚元和嘉祐原先曾組過樂團,後組新樂團,便是忒修斯的初始樣貌,「當時是誰創作的歌曲就誰主唱,但彼此都沒有很專業,所以就找了小正來唱歌,後來又找了鼓手禹丞來。」翔煜表示。

「那個階段我正好想要脫離我的舒適圈。」禹丞說,剛好一次碰見忒修斯彩排,一聽見〈孤島燈塔〉便被打動,「當時和小正交談,小正很客套地說,有機會來玩啊。結果過了兩三個禮拜之後,一通電話打來,『禹丞你要不要來玩?』」

「2016年3月27號,我第一次跟大家練團,就一直待在這裡。」

巡迴以後,被「抓交替」之前

自年初發行專輯後,忒修斯展開了北到南的發片巡迴。發片巡演共辦了七場,概念呈現細緻的他們,對共演團名單的選定同有想呈現的氛圍,「決定做這張專輯的時候,我們三個人 20 歲、兩個人 22 歲。」身兼學生身分,在生活與音樂的平衡上,他們歷經艱辛地完成這張專輯。經過咬緊牙根苦撐的片刻,巡演期間,他們選擇邀請青年樂團共演,「我們希望在巡迴期間讓同樣年齡層的人可以去創造一個音樂場景,是我們這個世代的音樂人,一起在航行的路上。」

這張專輯名為《掠交替》,為台語「抓交替」之意,象徵自青春理想邁入現實社會的轉換,成長過程中恐將失去某些東西,或對某些事物妥協,忒修斯形容其就如同「抓交替」。

這張專輯完成以後,扛不住長時間累積的壓力,禹丞曾一度陷入低潮,「這一兩年來,感覺生活重複在犯同樣的錯誤,或是重複地在失落。」往目標前進的日子需要成就感支撐,「當你長時間作息不正常,沒有做到自己該做的事,特別是對多數人而言稀鬆平常的事,例如要求自己醒來的時候是早上,可是卻做不到。」

「但也很酷的是,在這段過程中,我對我們的作品是更有信念的。我們快要出社會了,就像這張專輯說的,人不該被指示前往哪個方向,只是人習慣被指引,所以我們走到沒有指標的路口,就會徬徨。」

以音樂傳遞對世界的誠懇叩問

「在科技還不太發達的時候,航海這件事是充滿危險和英雄感的,所以覺得用航海來比喻好像更適合一點。畢竟玩樂團不小心就會冒險犯難…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生活上。」

《掠交替》共收錄四首歌曲,〈孤島燈塔〉、〈愚人〉、〈前往風光明媚的路上〉以及〈掠交替〉。除了〈孤島燈塔〉闡述情緒的幽暗投射,翔煜補充,「我們蠻多歌曲描述的是青春的生長痛,例如人在成長過程常常被既有價值觀抓住,從而變成自己不想成為的大人。」

訪談結束前詢問三人,成團至今,對忒修斯的音樂有什麼樣的期許與想像?

小正:「我希望大家聽我們的歌,可以抒發自己平常的壓力,也希望我們的歌曲能夠和每個聽眾有所共鳴。」

禹丞:「我希望我們的音樂可以把那些抽象的、不好講的事情寫出來,當你來聽我們的表演,能真的沉浸在裡面、有和我們同在一起的感覺。就算再黑、再痛苦,我們都還是站在這裡,這艘船一樣在開。」

翔煜:我希望忒修斯的音樂代表整個世代集體性的悲傷、憂鬱和焦慮,我希望大家在我們的歌曲中看見自己作為一個活在這個島嶼和這個世界上的人承受的某些不開心的事情,然後把這些事情交給我們,讓我們一起因為這樣的痛苦有所成長,或有所改變。」

今年六月初,他們站上了第三十五屆政大金旋獎的決賽舞台,以〈掃帚星〉端視人與人之間緣分的匯聚。八月底發布不插電單曲〈如果我們都是繁星〉,凝結幽暗的傷痛,在歌曲流轉之間,忒修斯繼續以音樂誠懇真實地描繪對生活與世界的洞察。

完整訪談內容,請至雲端隨選收聽:http://t.cn/Eh1V4iS

.訪談當日,左至右依序為翔煜、小正、禹丞。

|Theseus忒修斯|

2015下半年成立於夏秋之交的台北城南。以多語言並行、抽象隱喻文字,唱出傷心、憤怒與生活。風格在溫情自溺的民謠、後搖間翻滾,繽紛而躁、富含底蘊。2018年,首張迷你專輯「掠交替」[liah-kau-thè]正式發行,並於年末發行「If we were sparkling stars」單曲,再次創造不同音樂與風景的航行。

FB: https://www.facebook.com/theseustaiwa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heseustaiwan/

Streetvoice: https://streetvoice.com/Theseus_tw/songs/

.採訪/謝佩旻、謝方娪

.撰文/謝方娪